close
[我尊敬的記者跟我在差不多時間讀完這本書了]

08-03-10|中時開卷|他們在歷史的剎那,面對現場/林照真(交大傳播與科技系助理教授)

Image of 黑夜中尋找星星書名:黑夜中尋找星星
策劃:何榮幸 
採訪:台大新聞研究所 
出版:時報出版公司 
定價:400元 類別:新聞 

    書名帶著幾分浪漫與想像空間,很意外地書本內容所懷抱的野心,竟是企圖引領讀者重返戒嚴時代,新聞工作者最困頓的歷史黑潮中。透過17名資深新聞工作者的口述歷史,讀者彷彿可以輕巧地走進時光隧道,閱讀一個個獨立個體的歷史篇章,諸多夾雜台灣當代政治變遷的大論述,也同時順勢開展了出來。

 本書超過500頁的厚重裝訂,幾乎是台灣第一次以「生命史」觀點,詮釋與紀錄新聞從業者的發展脈絡。此一考古工作對新聞學界與實務界均至為重要,尤其本書以戒嚴時期新聞人員為撰述起點,多少預設了此一時期新聞記者的心路歷程與內心顫動,對台灣新聞專業的傳承,實具有相當意義。

 書中受訪對象分別是戒嚴時期在主流媒體、黨營媒體、黨外雜誌等不同媒體工作的資深媒體人。本書期望透過這些資深新聞工作者個人生命史的敘述,舖陳出戒嚴時期新聞工作的艱困,以及當時的新聞報導如何與現實政治脈動發生關聯等。全書尤其偏重政治面向,書中人物在敘述個人生涯時,均描繪了新聞工作與戒嚴政治交錯的過程,包括他們如何與情治人員交手、報老闆的政治考量如何凌駕新聞、他們的報導又如何促成現實政治發生化學作用等。透過「中壢事件」、「美麗島事件」、「林宅血案」等影響台灣的重大政治案件,使得這番記者口述的個人生命素材,同時也成為理解台灣近代政治的重要參考資料。 

 值得指出的是,在那個荒謬年代,個人本應無能為力,但是書中的受訪者卻多把自己置於台灣政治轉型的脈絡下思考,可以看到戒嚴時期的新聞從業者放棄原有工作,帶著滿腔正義的使命感投入新聞行列。其間的悲壯情懷與思惟,乃至於對新聞工作的高度熱愛與憧憬,更不斷在17個故事案例中頻頻召喚。

 縱然20年前是新聞的黑暗時代,但是這些個人卻從不停止思考如何透過新聞報導來影響台灣社會。縱使其中不少作品可能最後根本無法出刊,但終究反映了一股想要讓世界不一樣的心情,這樣的新聞熱忱令人想望。聆聽受訪者的敘事,一個大致的歷史社會脈絡依然可見,這樣的構想過去曾經零星出現在個人回憶中,本書卻能完整而詳實地處理,讀來生動且一氣呵成,戒嚴時期的政治與新聞互動,彷彿歷史劇般在眼前上演。

 然而,在看完全書後,本書究竟可以具體傳達什麼樣的信念給讀者、特別是新聞從業後輩呢?這17人的自述,不免為新聞工作塗抹些許浪漫色彩,但反諷的是,在走過時間的長河後,能夠堅守新聞本位的只是若干,有不少人走入政壇(或是曾經走入政治),甚至成為爭議人物。其中固然驗證了台灣新聞與政治糾葛難清的特殊環境,但無可諱言,在新聞與政治本應分道的專業理念中,本書若干受訪者卻提供了反例。或許是因為一開始這些資深新聞前輩便是把「當記者」當成是救台、愛台的方式,較少思考新聞本身便是一種專業,才會導致新聞與政治經常相互越界。而新聞脈動與現實政治的交纏,或許定義了戒嚴所殘留的某些新聞特質。

 以此來看,本書受訪者在新聞與政治間的思考抉擇,應是新聞試圖掙脫政治的關鍵轉折,一如黨外雜誌資深記者李旺台在書中反省:「人權日遊行(美麗島事件)時,我的左右兩手牽著的都是政治人物,我不斷自問:我的身分可以這樣做嗎?…在我的職業生涯中,一直有這樣的掙扎與衝突。」這種反省對讀者、尤其是年輕記者而言,實在非常珍貴。但書中也有若干受訪者在這類問題上,只是輕輕帶過,多少令人遺憾。另一美中不足的是,本書採第一人稱的書寫形式,未能為讀者過濾美化的部分,同時又開放受訪者參與定稿,恐會削弱若干批判成份,以致形成有的受訪者勇於自省,少數受訪者則難免過於揚善。

 但更大問題則在於,台灣的新聞體質仍處於另一種虛弱狀態。當警總已經消失、政治受難者已成絕響、美麗島事件的時空因素都已不再時,由17名新聞工作者交織成的大時代、大論述的故事,在現在新聞商品化的市場交錯場域中,反倒顯得無法傳承與接替。特別是在年輕記者無法擺脫市場壓力,在新聞走向變得小論述、甚至是無厘頭時,是需要更多新聞生命經驗的相互研讀,才能為弱質的台灣新聞界,漸漸打開一扇窗。

 本書傳達了戒嚴氛圍與對新聞的宰制。但是,究竟新聞記者的專業角色為何?如何與受訪者維持新聞關係?書中恐怕沒有提供答案。甚至直至今日,台灣新聞界還有許多從業人員甘為意識型態服務,政治選邊站,而這種人反而能在市場中生存,甚至形成反淘汰現象。台灣新聞要走的路,顯然還很漫長。

 看完本書,讀者可能會感歎我們仍然在尋找星星,又其實,黑夜也還沒有結束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ro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