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好久沒看到這個名字了.  久違了, 學長!

(以前也寫過這個專欄, 在紅衫軍時期寫出「安安靜靜最大聲」的李明璁, 這幾天終究還是輸給某些人的拳打腳踢了.)

08-11-09|中時/觀念平台|暴力的本質|吳易叡

   綜覽近日台灣媒體報導,在兩岸對話新里程外,不外乎反對黨策動圍城,醞釀「暴力」的「醜聞」。筆者所在的英國,趨向平衡報導,對於江陳、馬陳會以及他們遭遇的抗爭臧否各半。學院宿舍訂購的《人民日報》,則以極小篇幅報導陳雲林訪台所遭遇的抗議事件,版面亟欲營造一個太平盛世,企圖讓閱聽者相信,零星的非議,不足阻擋兩岸關係的提升。然而,「暴民」在哪裡,「暴力」又是什麼?

  我想起三年前的一部好萊塢電影《暴力效應》(A History of Violence)。劇本由作家Josh Wangner和Vince Locke的同名小說改編,描述一個寧靜小鎮裡的白人中產階級家庭,生活裡的小齟齬,如何演變成你死我亡的流血事件。電影的意義有兩層,一是廣泛化人類歷史運用暴力解決事情的定律;二是在任何人類處境裡,如果適應較好的有機體,更有機會生存。電影的導演承認這完全是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呈現。為了適者生存,擁有絕佳條件的人就像台灣軍法戒嚴時期裡的三十八年間,執政者可以只動隻手指或鼻翼,便呼風喚雨;反之,手無寸鐵者,跳上主席台,揮拳相向,固若金湯的議會無法撼動之餘,還換得暴力分子的臭名。

  西方人對於台灣民主社會發展的理解不高,他們多看八、九○年代的國會衝突為笑話:「原來,民主是可以用打架打來的!」但是他們似乎忘記了在資產革命時期的歐洲,當權者擁有無上權力的十七世紀,自然人怎麼用拳頭護衛自己。而三十年來在民主進步迅速的台灣,經由一連串的黨外運動、議會改革、文化辯論和政黨交替所獲致的民主精神以及多元社會價值,卻也絕非一日之寒。馬政府上任半年來,新政權全面恢復技術官僚,檢調系統漠視程序正義,各項公共決策祕密進行,以媒體優勢治國,儼然搖身變回一頭利維坦巨鱷的武裝。

  雲林來台的五天行程,從率先在各地部署的七千警力,到執法過當的公權力,侵害人民言論以及移動自由的事實,在「反對黨煽動」的集會遊行之前,早已擺出一副傲慢的架子。馬陳會的當天,政府更無預警更改會面時間,導致巨大民怨。事件之中,在鏡頭的追蹤與放大之下,所有抗議行動無論規模大小、性質差異,全數貼上暴力標籤。反而安安靜靜走在隊伍裡,以理性和平作為抗議訴求的社會與學生團體,則完全被刻意漠視。事件之後,政府仍企圖把帳賴到反對黨的頭上,這種行徑,與他們譴責聲明稿裡的「暴民」相較,州官放火,豈非一丘之貉?

  當美國選出了新總統,在國際媒體全數歡欣鼓舞地聚焦新領袖的誕生時,被忽略的是聯合國被指控無法維繫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和平,反而製造更多當地的殺戮。同時間,西藏人士被中國當局逮捕數量驟升,以及達賴喇嘛消極宣布西藏運動的失敗。這些現實指陳了當「維和」作為利益畫分的藉口時,有機體顯露出的危險本質。以及當世界過分信任作為和平信鴿的奧運主辦國時,溫馴的鳥喙也許正在長出尖銳的利牙。

  陳雲林來台的期間,大大小小的事件暴露了台灣「民主」依然存在的問題本質與結構,在反對黨的「滋事」之外,再度張牙舞爪的國家機器、噬血如命的媒體鏡頭,無一不參與了暴力的定義。倒退了三十年的人權記錄,也讓人猛然洞悉,海峽兩岸開啟對話,希冀經貿提升、郵務交通便利這些大業的背後,公民社會訴求與理想的艱難阻礙,以及被曲扭的和平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ro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